01
个人品牌是视频号的底层逻辑。
做好个人品牌,视频号自然能做好;视频号是为打造个人品牌服务的,不要本末倒置,缘木求鱼。
每个人开始做视频号,最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:我到底输出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爆火呢?大家看到,萧大业的视频号播放量那么高,其中一条视频号的播放量过亿,传播破圈带来的效应让人羡慕,但羡慕背后我们应该更应该看到什么呢?那是多少年个人品牌影响力的沉淀。这条视频火爆有它的偶然因素,但迟早有这么一条,这是个人品牌输出的必然结果。
所以,视频号是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,视频号是个人品牌的传播载体之一。
◎视频号:庞涛个人品牌
个人品牌≈个人商业模式。
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说明这句话的真正的内涵。
一是个人品牌 VS 产品品牌 :个人品牌有温度、天然具有社交属性,所以它的传播成本更低,传播效果更好。
不管你是做什么,是工艺品也好,或者化妆品,衣服食品理财产品……等等,任何产品想要获得更好的市场溢价,都要有一个品牌化的思考,比如说重新做个完全不一样的品牌、或者子品牌。不管是什么品牌,在现在这个社交新媒体时代,都应该有个人品牌背书,个人品牌应该支撑起你的产品价值。
试想,如果你个人品牌都破产了,或者你在社交传播领域中间寂寂无名,你的产品品牌怎么可能做到非常好的传播呢?这是个一针见血的反问。
当然更深层次的逻辑并不在这里,在哪里呢?
产品品牌获得同等流量所需要付出的成本,比个人品牌获取同样流量的成本更高,这才是真正的底层逻辑。做新品牌,更聪明的打法是打造个人品牌,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在个人品牌化,或者在IP化。
从整个商业的演变史来讲的话,中华老字号品牌,比如张小泉、王致和、陈李济,国外的顶级品牌,尤其奢侈品,LV、Hermes、Dior、Loro Piana,都是创始人的姓氏或姓名。
◎国际大牌基本都是人名
二是个人品牌 VS 企业/公司/组织机构品牌:个人是企业品牌的代言人,个人品牌有更长的生命周期。
传统品牌打市场,尤其是做央视广告,一般都会考虑请一位明星做自己企业品牌的代言人。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,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,越来越多的企业创始人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公司的品牌代言人。而且越来越有个人品牌、产品品牌、企业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,如果能够做到品类关联,那就更厉害了,比如:董明珠≈格力≈空调;马云≈阿里巴巴≈电商;王健林≈万达≈商业地产。
另外,对于中小企业来讲,相比于公司品牌,个人品牌有更长的生命周期。
大家都知道罗永浩,“中国初代网红”、“互联网脱口秀教父”、“行业冥灯”、“连续创业失败者”,他创立的公司几经周折,但是他的个人品牌却越来越成功,获得一众拥趸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,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就是个人品牌比企业品牌有更长的生命周期,甚至会超越生命本身的长度。
总之,品牌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个人品牌的人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、投资人的青睐,个人品牌≈个人商业模式。
个人品牌是个人使命、价值观的终极载体,是活着的唯一意义。